1999年 第15卷 第2期
1999, (2): 97-105.
摘要:
利用NCEP850hPa风场和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地区西南风和OLR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个反映南海西南季风变化的季风指数,并初步分析了南海西南季风的强度变化和建立时间.发现南海夏季风季节变化具有双峰型,夏季风建立时间和强度的年际变化与海表面温度相关,El Nino年南海夏季风建立得早和强,反之亦然。
利用NCEP850hPa风场和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地区西南风和OLR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个反映南海西南季风变化的季风指数,并初步分析了南海西南季风的强度变化和建立时间.发现南海夏季风季节变化具有双峰型,夏季风建立时间和强度的年际变化与海表面温度相关,El Nino年南海夏季风建立得早和强,反之亦然。
1999, (2): 106-119.
摘要:
就一次出梅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过程,从加热场角度用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南亚季风区对副高活动的影响,并利用统计方法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南亚季风区正的加热增强将激发出一支自最大加热中心向东北方向传播的波列,至第3天将在日本到华北建立一强正区平中心,从而有利副高增强。此外,还比较了南亚季风区加热与副高南侧热带辐会带加热对副高影响的差异。结果认为;南亚季风区正加热更有利于副高北进,而副高南侧热带辐合带正加热更有利于副高西伸;从影响副高的时间来看,南亚季风区正加热在第3天便使副高增强,而副高南侧热带辐合带正加热的作用偏晚,在第5天影响才明显起来。
就一次出梅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过程,从加热场角度用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南亚季风区对副高活动的影响,并利用统计方法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南亚季风区正的加热增强将激发出一支自最大加热中心向东北方向传播的波列,至第3天将在日本到华北建立一强正区平中心,从而有利副高增强。此外,还比较了南亚季风区加热与副高南侧热带辐会带加热对副高影响的差异。结果认为;南亚季风区正加热更有利于副高北进,而副高南侧热带辐合带正加热更有利于副高西伸;从影响副高的时间来看,南亚季风区正加热在第3天便使副高增强,而副高南侧热带辐合带正加热的作用偏晚,在第5天影响才明显起来。
1999, (2): 120-127.
摘要:
利用SCSA(奇异交叉谱分析)方法,对中低纬海气及中低纬环流相互作用的耦合同期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7年尺度上海气相互作用关系密切,这个尺度与ENSO循环尺度基本一致,且其振荡行为与ENSO根荡相似.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低纬海气相互作用中,ENSO是个强信号;中低纬环流相互作用存在10-12年及准4年的优势耦合周期,其中准4年振荡和ENSO循环尺度相一致.这说明中低纬环流相互作用,除受ENSO影响外,自身还存在10年左右的振荡周期。
利用SCSA(奇异交叉谱分析)方法,对中低纬海气及中低纬环流相互作用的耦合同期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7年尺度上海气相互作用关系密切,这个尺度与ENSO循环尺度基本一致,且其振荡行为与ENSO根荡相似.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低纬海气相互作用中,ENSO是个强信号;中低纬环流相互作用存在10-12年及准4年的优势耦合周期,其中准4年振荡和ENSO循环尺度相一致.这说明中低纬环流相互作用,除受ENSO影响外,自身还存在10年左右的振荡周期。
1999, (2): 128-135.
摘要:
应用全二阶矩表示的商斯烟团模式,重点引入烟团的合并与分解及各种清除过程,并利用广州热带模式(GZTM)所提供的华南地区细网格的三维数字化流场,来计算污染物浓度的长期变化。具体先模拟计算SO2、NOx、TSP的地面浓度日变化,通过求平均得到每种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并和对应的污染物的日均浓度二级标准比较,得到每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Pi,最后求和得出污染综合指数P,从而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污染综合指数作出预报。
应用全二阶矩表示的商斯烟团模式,重点引入烟团的合并与分解及各种清除过程,并利用广州热带模式(GZTM)所提供的华南地区细网格的三维数字化流场,来计算污染物浓度的长期变化。具体先模拟计算SO2、NOx、TSP的地面浓度日变化,通过求平均得到每种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并和对应的污染物的日均浓度二级标准比较,得到每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Pi,最后求和得出污染综合指数P,从而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污染综合指数作出预报。
1999, (2): 136-145.
摘要:
在引入样条函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动力统计模型及其一整套反演方案,并用由昆明和蒙自逐月雨量和温度构成的局地气候系统对此模型进行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拟会历史气候的变化方面,还是在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方面,此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2)此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历史气候变化的拟合精度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精度相差较小。
在引入样条函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动力统计模型及其一整套反演方案,并用由昆明和蒙自逐月雨量和温度构成的局地气候系统对此模型进行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拟会历史气候的变化方面,还是在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方面,此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2)此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历史气候变化的拟合精度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精度相差较小。
1999, (2): 146-153.
摘要:
针对中尺度地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对REM先后进行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并运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运用包络地形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4年7月12─13目的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而对模式水平及垂直分辨率均提高后(称此模式为C模式),其降水场、形势场的预报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虚假降水中心消失,C模式的水平、垂直分辨率基本上是协调的。
针对中尺度地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对REM先后进行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并运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运用包络地形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4年7月12─13目的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而对模式水平及垂直分辨率均提高后(称此模式为C模式),其降水场、形势场的预报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虚假降水中心消失,C模式的水平、垂直分辨率基本上是协调的。
1999, (2): 154-161.
摘要:
利用场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大陆6-8月降水场与前期1-5月各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切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一种研究场与杨之间相关关系的长期天气预报思路和方法。
利用场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大陆6-8月降水场与前期1-5月各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切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一种研究场与杨之间相关关系的长期天气预报思路和方法。
1999, (2): 162-167.
摘要:
推导出垂直p坐标修改的Q矢量表达式以及用其散度作强迫项的ω方程。用常规气象资料作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低纬度地区修改的Q矢量分析化于准地转Q矢量分析.
推导出垂直p坐标修改的Q矢量表达式以及用其散度作强迫项的ω方程。用常规气象资料作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低纬度地区修改的Q矢量分析化于准地转Q矢量分析.
1999, (2): 168-176.
摘要:
利用云南初夏5-6月的降水资料、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及热带OLR资料,研究了云南初夏5—6月降水对海气相互作用特别是El Nino的响应,发现云南初夏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EEP)海温(SST)变化以及南海对流活动有密切关系。
利用云南初夏5-6月的降水资料、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及热带OLR资料,研究了云南初夏5—6月降水对海气相互作用特别是El Nino的响应,发现云南初夏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EEP)海温(SST)变化以及南海对流活动有密切关系。
1999, (2): 177-185.
摘要:
利用辐散风和旋转风动能平衡方程,分析了1996年8月3日至5日由浙江沿海登陆北上的台风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暴雨过程.计算并分析了暴雨增幅时台风低压扰动区域内平均的动能收支和转换特征,揭示了台风低压维持的机制及其与外围暴雨增幅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可供制作北上台风及其暴雨预报时参考。
利用辐散风和旋转风动能平衡方程,分析了1996年8月3日至5日由浙江沿海登陆北上的台风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暴雨过程.计算并分析了暴雨增幅时台风低压扰动区域内平均的动能收支和转换特征,揭示了台风低压维持的机制及其与外围暴雨增幅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可供制作北上台风及其暴雨预报时参考。
1999, (2): 186-191.
摘要:
对1996年云南主汛期(6-8月)逐日散度风动能和旋转风动能之间的转换函数C(KD,KR)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分析了C(KD,KR)各项Af、Az、B、C在动能转换函数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层内C(KD,KR)>0,同时对流层低层的C(KD,KR)>中高层的C(KD,KR)之和.极易出现暴雨过程;Af项在整个动能转换中起主要作用,71%的Af与C(KD,KR)具有相同的符号,Az项和B项在动能转换中起振荡作用,Az+B控制着29%的动能转换方向。
对1996年云南主汛期(6-8月)逐日散度风动能和旋转风动能之间的转换函数C(KD,KR)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分析了C(KD,KR)各项Af、Az、B、C在动能转换函数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层内C(KD,KR)>0,同时对流层低层的C(KD,KR)>中高层的C(KD,KR)之和.极易出现暴雨过程;Af项在整个动能转换中起主要作用,71%的Af与C(KD,KR)具有相同的符号,Az项和B项在动能转换中起振荡作用,Az+B控制着29%的动能转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