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第15卷 第3期
1999, (3): 193-204.
摘要:
利用斜压两层模式研究了赤道平面近似下的低纬热带大气适应过程。指出低纬斜压大气适应过程主要受重力惯性内波控制。通过重力惯性内波对初始非地转能量的频散,使纬向运动达到地转平衡,而经向维持非地转运动,正压模式下称为半地转平衡,斜压模式下称为半热成风平衡。通过对垂直运动方程的求解,可知,垂直运动只与重力惯性内波相联系,其产生与初始斜压位涡度无关,而只与初始时刻的垂直运动和垂直运动倾向有关,半地转适应使运动趋向水平运动。讨论了半热成风平衡的建立及其物理机制,指出由于重力惯性内波激发出垂直运动,与垂直运动相联系的水平辐合辐散调整流场和温度场之间的关系,使温压场最终达到半热成风平衡。通过对适应过程终态的分析,指出平均温度场和切变流场之间的适应方向决定于初始非半地转扰动的尺度与斜压Rossby变形半径有关的特征尺度的比值,当比值大于1时,切变流场向平均温度场适应;当比值小于1时,平均温度场向切变流场适应。
利用斜压两层模式研究了赤道平面近似下的低纬热带大气适应过程。指出低纬斜压大气适应过程主要受重力惯性内波控制。通过重力惯性内波对初始非地转能量的频散,使纬向运动达到地转平衡,而经向维持非地转运动,正压模式下称为半地转平衡,斜压模式下称为半热成风平衡。通过对垂直运动方程的求解,可知,垂直运动只与重力惯性内波相联系,其产生与初始斜压位涡度无关,而只与初始时刻的垂直运动和垂直运动倾向有关,半地转适应使运动趋向水平运动。讨论了半热成风平衡的建立及其物理机制,指出由于重力惯性内波激发出垂直运动,与垂直运动相联系的水平辐合辐散调整流场和温度场之间的关系,使温压场最终达到半热成风平衡。通过对适应过程终态的分析,指出平均温度场和切变流场之间的适应方向决定于初始非半地转扰动的尺度与斜压Rossby变形半径有关的特征尺度的比值,当比值大于1时,切变流场向平均温度场适应;当比值小于1时,平均温度场向切变流场适应。
1999, (3): 205-212.
摘要:
利用卫星观测的外逸长波辐射(OLR)资料、大气层顶短波净辐射(SHT)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环流资料,分析了地气系统净辐射加热(QRT)的季节性演变及其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QRT的纬向偏差(QRTD)反映了海陆间的热力差异,QRTD随着季节的变化,海陆之间存在突变性反向,由春季到夏季,这种季节性反向要比大气环流的突变早一个月,它可能是导致亚洲夏季风建立和撤退的关键因素。
利用卫星观测的外逸长波辐射(OLR)资料、大气层顶短波净辐射(SHT)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环流资料,分析了地气系统净辐射加热(QRT)的季节性演变及其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QRT的纬向偏差(QRTD)反映了海陆间的热力差异,QRTD随着季节的变化,海陆之间存在突变性反向,由春季到夏季,这种季节性反向要比大气环流的突变早一个月,它可能是导致亚洲夏季风建立和撤退的关键因素。
1999, (3): 213-220.
摘要:
用尺度分离方法分析了短期气候预测序列中所包含的各种尺度的过程,建立了不同尺度变化的过滤、提取方法;分析讨论了各种过滤序列所具有的气候意义和重要程度;用模拟实例分析了所提出和使用的尺度分离方法的有效性及模式的性能。
用尺度分离方法分析了短期气候预测序列中所包含的各种尺度的过程,建立了不同尺度变化的过滤、提取方法;分析讨论了各种过滤序列所具有的气候意义和重要程度;用模拟实例分析了所提出和使用的尺度分离方法的有效性及模式的性能。
1999, (3): 221-229.
摘要:
利用广东省36个地面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广东冬季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包括温度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并探讨了影响广东冬季增暖的可能因素。得出:广东冬季气温具有增温趋势,特别是最低气温。冬季广东最低气温从60年代下半叶开始上升,80年代以来,增温幅度有所增大,进入暖期。
利用广东省36个地面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广东冬季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包括温度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并探讨了影响广东冬季增暖的可能因素。得出:广东冬季气温具有增温趋势,特别是最低气温。冬季广东最低气温从60年代下半叶开始上升,80年代以来,增温幅度有所增大,进入暖期。
1999, (3): 230-239.
摘要:
对广东1949年至1994年发生的12场造成较大洪涝灾害的特大暴雨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的致洪特大暴雨基本上可以分为3类,并具有不同的环流和物理量特征:西北江并发洪水的特大暴雨一般发生在前汛期,暴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灾情重,暴雨期间环流稳定,锋面降雨系统完整,暴雨层结不稳定面积大;沿海诸河及小支流洪水致洪暴雨多发生在后汛期,暴雨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雨强大,暴雨主要是由于热带气旋的入侵而造成,只在暴雨区附近有明显的层结不稳定,对流现象非常强烈;造成东江及其它主要支流洪水的暴雨则可能是锋面雨也可能是热带气旋雨,稳定度指数及分布状况介于二者之间。
对广东1949年至1994年发生的12场造成较大洪涝灾害的特大暴雨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的致洪特大暴雨基本上可以分为3类,并具有不同的环流和物理量特征:西北江并发洪水的特大暴雨一般发生在前汛期,暴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灾情重,暴雨期间环流稳定,锋面降雨系统完整,暴雨层结不稳定面积大;沿海诸河及小支流洪水致洪暴雨多发生在后汛期,暴雨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雨强大,暴雨主要是由于热带气旋的入侵而造成,只在暴雨区附近有明显的层结不稳定,对流现象非常强烈;造成东江及其它主要支流洪水的暴雨则可能是锋面雨也可能是热带气旋雨,稳定度指数及分布状况介于二者之间。
1999, (3): 240-246.
摘要:
水汽输送按时空分离为平均输送和涡旋输送。对华南区域1994年前汛期的水汽输送所做的分析表明,季平均各种涡旋输送量与总输送量相比不到10%,月平均气柱涡旋输送量约占总输送量的10%-20%.在夏季风爆发前和暴雨期,旬平均水汽涡旋输送强烈,最大可达到总输送量的5至6倍,这时期不能用平均输送代表总输送。最后给出了用气候平均量计算的各时段水汽输送对总输送的代表性的估计。
水汽输送按时空分离为平均输送和涡旋输送。对华南区域1994年前汛期的水汽输送所做的分析表明,季平均各种涡旋输送量与总输送量相比不到10%,月平均气柱涡旋输送量约占总输送量的10%-20%.在夏季风爆发前和暴雨期,旬平均水汽涡旋输送强烈,最大可达到总输送量的5至6倍,这时期不能用平均输送代表总输送。最后给出了用气候平均量计算的各时段水汽输送对总输送的代表性的估计。
1999, (3): 247-257.
摘要:
利用CCM1(R15L7)-LNWP模式,以1996年3月17日的国家气象中心客观分析资料为初始场,分别采用有、无青藏高原两种方案,数值研究了青藏高原对5月份全球大气环流季节转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北半球初夏,青藏高原区域用同纬度地区的一个中空热源,其作用可以在200hPa层形成一个224K的暖中心,使大气增暖7K以上。高原地形的动力和非绝热作用使得南极大陆200hPa层大部分地区降温6K左右,最大负中心可达-8.28K,这对于南半球由夏至冬过程中,环极涡旋的强度加深和范围扩大是有利的。高原地形作用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平均槽脊的形成和维持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加强了高原所在纬度带北侧(减弱了南侧)由南向北的正温度梯度,同时也增强了30°S附近由北向南的正温度梯度,从而有利于季节转换过程中全球中纬西风带的整体北移和初夏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同时高原地形作用在赤道及低纬地区形成的位势增加区,有利于南半球热带高压脊的北退和北半球副高增强北移。此外,它还有利于南半球极地东风带的增强和500hPa层环极低压带的强度减弱,同时增加了罗斯海附近的极涡强度,对赤道的索马里急流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利用CCM1(R15L7)-LNWP模式,以1996年3月17日的国家气象中心客观分析资料为初始场,分别采用有、无青藏高原两种方案,数值研究了青藏高原对5月份全球大气环流季节转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北半球初夏,青藏高原区域用同纬度地区的一个中空热源,其作用可以在200hPa层形成一个224K的暖中心,使大气增暖7K以上。高原地形的动力和非绝热作用使得南极大陆200hPa层大部分地区降温6K左右,最大负中心可达-8.28K,这对于南半球由夏至冬过程中,环极涡旋的强度加深和范围扩大是有利的。高原地形作用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平均槽脊的形成和维持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加强了高原所在纬度带北侧(减弱了南侧)由南向北的正温度梯度,同时也增强了30°S附近由北向南的正温度梯度,从而有利于季节转换过程中全球中纬西风带的整体北移和初夏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同时高原地形作用在赤道及低纬地区形成的位势增加区,有利于南半球热带高压脊的北退和北半球副高增强北移。此外,它还有利于南半球极地东风带的增强和500hPa层环极低压带的强度减弱,同时增加了罗斯海附近的极涡强度,对赤道的索马里急流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1999, (3): 258-266.
摘要:
用海温距平累积和讨论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持续加热对夏季中国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STPNA(海温的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指数距平累积和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有密切的相关,与全国雨带的类型也有较好的联系。进而讨论了STPNA指数距平累积和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用海温距平累积和讨论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持续加热对夏季中国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STPNA(海温的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指数距平累积和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有密切的相关,与全国雨带的类型也有较好的联系。进而讨论了STPNA指数距平累积和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999, (3): 273-279.
摘要:
用对称不稳定理论,对1997年春季滇南一次连续性静止锋风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锋生强迫、锋面次级环流是形成云南低纬高原上风雹天气的重要因子。
用对称不稳定理论,对1997年春季滇南一次连续性静止锋风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锋生强迫、锋面次级环流是形成云南低纬高原上风雹天气的重要因子。
1999, (3): 280-288.
摘要:
用TOGACOARE加强期在赤道带西太平洋暖池中的观测船MoanaWave和浮标获得的小时风、温、湿、海温资料计算了海面各种通量。分析潜热通量随海面温度SST的变化特征,发现小风期潜热通量LH在某SST处出现最大值,大风时不出现此现象,即LH随SST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风随SST的变化,其次是气海湿度差Δq及传输系数CE随SST的变化。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小风期、西风爆发期、对流扰动期等不同时期中各通量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主要决定于风,对感热通量起作用的主要是气海温差,降水也可通过气海温差和风影响感热通量。
用TOGACOARE加强期在赤道带西太平洋暖池中的观测船MoanaWave和浮标获得的小时风、温、湿、海温资料计算了海面各种通量。分析潜热通量随海面温度SST的变化特征,发现小风期潜热通量LH在某SST处出现最大值,大风时不出现此现象,即LH随SST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风随SST的变化,其次是气海湿度差Δq及传输系数CE随SST的变化。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小风期、西风爆发期、对流扰动期等不同时期中各通量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主要决定于风,对感热通量起作用的主要是气海温差,降水也可通过气海温差和风影响感热通量。
1999, (3): 367-272.
摘要:
利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两层大气环流模式(IAP-GCMⅡ)作了南海海表水温月异常时500hPa气温响应场传播路径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南海表面水温出现正异常时该气温响应场分为南北两支传播;北支沿逆时针路径向北传播,由南海经我国东南部到达青藏高原,南支则向南传播;而当负异常时,则该响应场有顺时针的传播路径,由南海经泰国湾最后也到达青藏高原。
利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两层大气环流模式(IAP-GCMⅡ)作了南海海表水温月异常时500hPa气温响应场传播路径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南海表面水温出现正异常时该气温响应场分为南北两支传播;北支沿逆时针路径向北传播,由南海经我国东南部到达青藏高原,南支则向南传播;而当负异常时,则该响应场有顺时针的传播路径,由南海经泰国湾最后也到达青藏高原。